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4:24 点击次数:135
北京亚运村的老牌日系商场伊藤洋华堂,最近彻底“改头换面”了!
这家曾经被吐槽“爸妈逛街才会去”的传统百货,如今摇身一变成了“华堂·新辰汇”,开业当天直接冲上热搜。
大学生组团薅羊毛、黄金满千减百、火锅满百返百券……网友辣评:“这是要卷死隔壁商场? ”
走进改造后的华堂·新辰汇,第一感觉就是“亮堂得不像同一栋楼”。
原本老气的米黄色墙面换成了纯白色,手扶梯加装七彩霓虹灯带,连天花板都挂满几何造型的金属装饰。
有顾客调侃:“以前像逛日式杂货铺,现在像进了科幻片现场。 ”
最让人意外的还是楼层布局的“大换血”。
曾经摆满衣服鞋子的1-3层,现在塞满了奶茶店、火锅店、烤肉店,甚至还有一家号称“北京首店”的贵州酸汤火锅。
5层直接变成“餐饮天堂”,从日式寿司到比格披萨自助,空气中飘着十几种食物的香味。
B1层的日式超市成了最后的“情怀担当”。
货架上依然整整齐齐码着北海道饼干、九州拉面,连试吃区切火腿的大妈都还是原来那位。
但一上到1楼,画风突变——黄金柜台贴着“满1000减100”的标语,隔壁手机店在吆喝“以旧换新送耳机”。
有阿姨边逛边嘀咕:“这到底是商场还是菜市场? ”
开业优惠才是真正的流量密码。
大学生小徐和室友组团来“薅羊毛”:注册会员白送50积分,奶茶买一送一,涮肉满100返100元券。
她举着两杯柠檬茶说:“我们宿舍6个人分头排队,一上午省了200多块! ”
黄金柜台更是挤满大妈,有人拎着刚买的金镯子感叹:“比菜百还划算! ”
餐饮区成了最大赢家。
4楼的比格披萨自助门口排了30多人,店员举着喇叭喊:“等位超过40分钟送甜品! ”
5楼的“很久以前羊肉串”下午4点就坐满,服务员忙到没空擦汗:“今天翻台至少5轮。 ”
就连角落里的煎饼摊都挂出招牌:“加肠送豆浆,学生证再减2块!”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。
在2楼逛衣服的小李吐槽:“品牌还是那些老牌子,款式和五年前没区别。”
3楼儿童区的家长更直接:“游乐设施就一个滑梯,孩子玩10分钟就腻了。 ”
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图调侃:“除了吃饭,其他楼层可以直接跳过。”
日式基因倒是没完全消失。
B1超市的试吃区阿姨依然90度鞠躬递上试吃盘,收银台保留着日系商场标志性的“二次打包服务”。
2楼角落里还藏着一家川上良品家居店,藤编收纳筐、和风餐具摆得像是从日本原装搬来的。
有顾客边挑碗边感慨:“也就这儿还能找到点以前华堂的感觉。 ”
新辰商业集团的改造野心不止于此。
他们给商场加了露天休息区,摆上露营椅和遮阳伞,晚上还能投影播放电影。
顶楼原本的健身房改成了宠物超市,虽然还没开业,但玻璃窗上“火星宠物超市”的招牌已经吸引一堆人拍照。
工作人员透露:“将来能带猫狗来洗澡,还能喝宠物主题咖啡。”
争议最大的还是“商场变食堂”的操作。
餐饮占了整整三层楼,服装店反而缩水到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。
有零售店员私下抱怨:“饭点人挤人,过了饭点连只苍蝇都没有。 ”
但商场负责人很淡定:“现在谁还专门来买衣服? 吃饭才是刚需。 ”
开业当天最火的不是餐厅,而是中庭的“积分抽奖”。
大爷大妈们攥着一叠小票排队,有人抽中养生壶当场笑出声。
年轻人在旁边刷手机算账:“消费满888能换电影票,正好带女朋友看《功夫熊猫4》。 ”
连保洁阿姨都学会了新词:“今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‘积分能兑啥’。 ”
老顾客王阿姨逛完有点恍惚:“以前给孩子买奶粉来这儿,现在带孙子来吃寿司。 ”
她指着B1超市的日本零食货架说:“幸亏这儿没改,孙子最爱吃的铜锣烧还和以前一样。”
但结账时她发现新变化——收银员不再用计算器手写单据,全部换成电子屏扫码支付。
这场改造背后是日系百货的艰难求生。
伊藤洋华堂在北京从11家店缩到只剩1家,成都的伊藤却靠高端超市活得滋润。
新辰商业集团押注“社区商业”,把周边3公里居民和大学生当救命稻草。
从开业三天的人流量看,他们至少赌对了第一步。
现在经过亚运村地铁站,总能看见拎着“华堂·新辰汇”购物袋的人。
有人袋子里装着黄金首饰,有人塞满奶茶和泡芙,还有人抱着刚兑换的洗衣液。
唯一的问题是——那些冲着“日系精致”来的老顾客,下次还会为了一碗酸汤火锅再来吗?